新闻动态 News
联系方式 Contact

石家庄浩神印刷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石家庄市新华区联盟路西路767号百盛朗庭2-1802室

电话:13582039678;13582116388
13582126388;13582160827;0311-80790835

传真:0311-89255376

网址:www.squeegees.com.cn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丝印知识

解读2014政府工作报告 看丝网印刷行业发展信号

2014-3-18 9:26:34点击:

    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本次工作报告中,李克强对于2013年政府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2014年工作进行部署。虽然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多聚焦于宏观经济领域,但对于我国的丝网印刷业也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下面,就让我们从丝网印刷业的角度,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解读一:宏观经济持稳,为2014年丝网印刷业的发展奠定信心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指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他强调说,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

    从以上表述不难看出,2014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2013年基本持平。其中,GDP增长7.5%的预期目标与去年一致。这说明,国家对于2014年的经济发展依然信心十足。政策的稳定性与一致性也为2014年丝网印刷业的持续平稳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李克强的表述中,我们虽然看到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这样的警示性词语,但也有“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这样的乐观判断。2014年,丝网印刷业只要咬紧牙关,并在转型升级和创新经营等方面有所突破,前景依然大有可为。

解读二: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融资负担,为丝网印刷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李克强指出,2014年要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进一步扩展小微企业税收优惠范围,减轻企业负担。在谈到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时候,李克强要求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目光,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把环境提上日程,绿色印刷也成为行业的新要求。但是如何做绿色印刷却需长期整顿。由于网版印刷炒至在国内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致使网版印刷设备的需求量迅猛增长,国内大批网版印刷行业厂家在全国各地涌现,不论是网版印刷业、网版印刷机械制造业,还是网版印刷材料企业,都相继而出,已开始形成一支推动我国网版印刷业发展的生力军,丝网印刷以其影响力影响到了操作过程中的细节和材料。而环境保护的出路,必须是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排污规划,取得国家相关认证,是值得丝网印企重视的。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国家推出多项有利于小微企业减轻税收和融资负担的政策,如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等。从新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2014年更多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利好政策也会相继出台。民间金融机构的合理有序发展也在解决中小丝网印刷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上贡献力量。

解读三:进一步简政放权,释放了丝网印刷企业的发展活力

    李克强指出,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李克强还表示,要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近来,国家在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等方面动作频频。2013年12月,工信部公布《2013年度通过年审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名单》,,共有395家企业通过年审。而在11月份,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徐小田表示,国家在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或有大手笔。在电子工业中,丝网印刷技术占有率高达90%。作为万能印刷的丝网印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入,工农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力的上升,相信将借着各个应用行业的东风,丝印企业的活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释放。

解读四:环境保护再上台阶,绿色印刷发展更有动力

    李克强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李克强强调,必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